041 治國無其法則亂,守法而不變則衰。
【注釋】法:法律。亂:混亂。守法:遵守法律。
【釋義】治理國家若沒有法度就會混亂,固守法度若不知變革就會衰落。
【出處】唐·歐陽詢《藝文類聚》
042 法與時轉則治,治與世宜則有功。
【注釋】時:形勢。轉:改變。治:政治,政策。宜:適宜。功:成功。
【釋義】法律能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,國家就能治理好;治理方式因時制宜,就能收到實際效果。
【出處】戰國·韓非《韓非子·五蠹》
043 法令行則國治,法令弛則國亂。
【注釋】行:執行。弛:松弛,廢弛。
【釋義】法令得到執行,國家就能夠安定;法令一旦廢弛,國家就會出現動亂。
【出處】東漢·王符《潛夫論·述赦》
044 令之不行,政之不立。
【注釋】令:命令。政:政事。
【釋義】命令得不到執行,政事就無法治理。意指要治理好一個國家,就需要得到民眾的支持,保障命令順暢執行。
【出處】《國語·卷一周語上》
045 殺人者死,傷人及盜抵罪。
【注釋】死:處死。盜:偷竊,劫掠。抵:抵償。
【釋義】殺人者要處以死刑,傷人者和盜竊者要受到與其罪行相應的處罰。
【出處】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高祖本紀第八》
來源:河北省紀委監委網站